- 毛澤東
[拼音]:Mao Zedong [外文]:Mao Tse-tung 無產階級政治家、革命家、戰略家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和領
- 交換理論
[拼音]:jiaohuan lilun [外文]:exchang etheory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發展起來的一種社會政治理論。它認為一切社會政治現象都可以通過人們之間的物質與非物質的
- 巴黎公社政治制度
[拼音]:Bali Gongshe zhengzhi zhidu [外文]:political system of the Paris Commune 巴黎公社是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巴黎工人和其他勞動人民建立的無產階
- 非洲社會民主政黨聯盟
[拼音]:Feizhou Shehui Minzhu Zhengdang Lianmeng [外文]:Interafricaine Socia1iste et Démocratique 非洲國家主張民主社會主義的政黨的獨立區域性聯合組
- 主權國家理論
[拼音]:zhuquan guojia lilun [外文]:theory of sovereign state 研究主權國家的性質、特征、作用及其相互關系的基礎理論。 該理論起源于16世紀法國思想家J.
- 威洛比,W.F.
[拼音]:Weiluobl [外文]:William Franklin Willoughby (1867~1960) 美國經濟學家、行政學家。1867年7月20日生于美國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德里亞。1912~1917年在
- 歐洲中世紀政治制度
[拼音]:Ouzhou zhongshiji zhengzhi zhidu [外文]:political system of Europe in Middle Ages 在 5~17世紀中葉,歐洲各封建國家的政治制度以封建君主制為主
-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拼音]:Taiwan Minzhu Zizhi Tongmeng [外文]:Taiwan Democratic Self-Government League 簡稱臺盟。由居住在中國大陸的臺灣省人士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
- 違憲審查制度
[拼音]:weixian shencha zhidu [外文]:judicial review of constitution 由一定的國家機關審查、裁決法律和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政府的行政行為是否違憲的制度
- 第三國際
[拼音]:Di-san Guoji [外文]:Third International 1919~1943年共產黨的國際聯合組織。正式名稱為共產國際。 建立和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第二國際的破
- 政黨分贓制
[拼音]:zhengdang fenzangzhi [外文]:spoils system 又稱政黨分肥制。西方國家執政黨領袖把政府官職作為酬勞分配給在競選中出過力的本黨黨員和個人親信的任用
- 馬爾庫塞,H.
[拼音]:Ma'erkusai [外文]:Herbert Marcuse (1898~1979) 美籍德國政治哲學家。1898年7月19日生于德國柏林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17~1919年曾參加德國社會民主
- 政治機制
[拼音]:zhengzhi jizhi [外文]:political mechanism 一系列政治結構、政治功能、政治生活的運行規則和運行程序的有機組合。它最集中地反映著一個國家的政治狀
- 政黨政治
[拼音]:zhengdang zhengzhi [外文]:party politics 通常指一個國家通過政黨行使國家政權的形式。廣義包括各國政黨為實現其政綱和主張而展開的一切政治活動和
- 中國政治學會
[拼音]:Zhongguo Zhengzhi Xuehui [外文]:Chinese Association of Political Science 團結中國政治學工作者,開展科學研究活動,進行學術交流的群眾性學術團
- 政治實體
[拼音]:zhengzhi shiti [外文]:political body 擁有實際政治統治權力的政治機構和組織。政治實體是政治上層建筑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與政治制度、政治意識形
- 尼采,F.W.
[拼音]:Nicai [外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 德國哲學家、政治思想家。1844年10月15日生于呂岑附近勒肯的一個牧師家庭。曾先后在波恩、萊
- 政治心理學
[拼音]:zhengzhi xinlixue [外文]:political psychology 運用心理學的概念、理論、方法和技術,研究政治現象的政治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試圖揭示心理的、個人
- 結社自由
[拼音]:jieshe ziyou [外文]:freedom of association 公民依法結成某種社會團體、進行社團活動的自由。它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 結社通常分為以營利為目的的
- 冷戰
[拼音]:lengzhan [外文]:Cold War 兩國或兩個國家集團之間除直接軍事交戰以外的一切敵對行為的總稱。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東西方之間尤其是美、蘇之間的對抗
- 政府論
[拼音]:Zhengfulun [外文]: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英國思想家J.洛克的主要政治著作,1690年出版。作者寫作的目的是對英國1688年“光榮革命”進行辯護和
- 荀子
[拼音]:Xunzi 中國戰國末期思想家荀況的著作。荀況著述豐富,在漢代抄錄流傳的有300多篇,名《孫卿書》,但其中大多數重復,經劉向校讎,定為32篇,名為《孫卿
- 泛斯拉夫主義
[拼音]:Fansilafuzhuyi [外文]:Pan-Slavism 19世紀東歐和中歐的斯拉夫族知識分子倡導斯拉夫人加強團結、反對異族統治的理論和運動,后被俄國沙皇利用作為爭奪
- 蘇聯政治制度
[拼音]:Sulian zhengzhi zhidu [外文]:political system of the Soviet Union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是聯邦制國家。它是十月革命后于1922年底成立的世界上
- 雙因素理論
[拼音]:shuangyinsu lilun [外文]:two-factor theory 又稱激勵因素-保健因素理論。激勵理論的一種。由美國行政學家 F.赫茨伯格等人在 《工作中的激勵因素》(
- 新自由主義
[拼音]:xinziyouzhuyi [外文]:neo-liberalism 英國現代資產階級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別。主張在新的歷史時期維護資產階級個人自由,調解社會矛盾,維護資本主義制
- 聯邦黨人文集
[拼音]:Lianbangdangren Wenji [外文]:The Federalist,A Commentary on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又稱《聯邦派論叢》。1787年美國費城制憲會
- 五院制
[拼音]:wuyuanzhi [外文]:Five-Council system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1928年10月以后的組織形式。 根據孫中山的五權憲法理論,1928年10月3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
- 思想政治工作
[拼音]:sixiang zhengzhi gongzuo [外文]:ideological political work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簡稱,亦稱思想工作或思想教育。它是一定的階級和政治集團,為實現
- 王安石(1021~1086)
[拼音]:Wang Anshi 中國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北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封為荊國公,死后謚文,故世稱王荊公或王文公。王安